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金寨现代产业园突出“五项抓手”促改革

  自金寨现代产业园区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园区主攻起步区、提升开发区,全面推进大招商、大拆迁、大建设、大创建,圆满实现了“一年打基础”目标,正在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全力推动“三年大变样”目标实现。

  抓招商,产业集聚速度加快

  成立以来,园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设立四个投资促进局专抓招商引资工作,实行领导带头、部门跟进、责任到人招商引资机制,出台年度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办法,以招商实绩论英雄,制订“金梧桐创业园”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截至目前,共引进项目76个,协议引资规模达139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4个、央企投资项目1个、上市公司3个,签约入驻标准化厂房项目13个,实现了央企招商、大项目招商、总部经济招商、区域合作招商零的突破,一批产业龙头项目纷纷落地。目前,已有29个项目开工建设,有10个项目建成投产。

  抓安商,企业实力显著提升

  紧盯开发区老企业整体提升,实行干部联系帮扶企业全覆盖,主动做好入企上门服务,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实施“企业三年提升计划”,加大科技创新企业培育孵化和优惠政策扶持,兑现企业税收奖励资金310余万元;推进企业闲置资产盘活,清收闲置土地,清理低效企业,激发老企业活力,对闲置超过两年的企业用地采取措施盘活或收回,对低产出、无效益企业进行结构转型、产品升级。2014年上半年共分批对59家企业进行了逐一梳理,逐企建立清理台账并提出盘活建议。

  自2012年7月以来,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9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75.9亿元,实现税收4.4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8562万美元,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冶金建材、纺织鞋服、电子及新材料、农产品加工、医药保健等六大支柱产业。

  抓融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园区成立以来,通过财政注资、土地收储、注入标准化厂房等优质资产,汇金投资公司注册资本从5亿元增加到6.9亿元,资产总规模由5亿元达到25.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2.74%。目前公司已经完成各类融资7亿元,正在跟进融资6.6亿元,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融资保障。

  抓建设,发展框架全面拉开

  园区坚持早谋划、早启动、早实施,并联推进地块规划、项目设计、征地拆迁、工程招投标等工作,做到征地拆迁到哪、土地平整到哪、道路修建到哪、绿化亮化到哪、项目布局到哪,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度推进,产城一体发展初见成效。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0亿元,共实施完成43个地块17134.43亩土地征收工作,征收拆除房屋1727户28.32万㎡,完成40多个项目地块8800亩土地平整工程;实现15条共19.8公里道路建成通车。总投资12.5亿元的2014年打捆招标路网项目已于7月1日开工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打通园区南北交通,实现和叶集全面连通;安置一区、安置二区和安置三区一、二期全面建成,共1326套安置房和490幢公租房交付使用;2014年上半年开工建设11栋7.9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4幢3.25万㎡配套公租房建设,已完成6幢约5万㎡标准厂房建设;完成绿化500亩、亮化4.4公里、迁改建供电线路60.7公里、新修供水主管道6公里及小区、企业等配套工程投资近9000万元。

  抓创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园区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创建,城市环境和干部精神面貌全面改观,成功荣获第七届“六安市文明单位”称号、第六届“金寨县文明单位”称号。

  狠抓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推行绩效考评制度化、规范化,出台园区年度工作考评办法和年度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办法,加强督查督办,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挂牌销号,按月通报。

  加强市容市貌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拆违控违网格化管理,建立环卫常态保洁机制,成立业主委员会,加强小区物业管理。

  强化服务宣传。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0批次,联合学校、企业开办道德讲堂7期,开通园区网站和政务微博,成功进入市委办、市政府办信息直报点。公开征集园区LOGO设计方案,在电视台开辟园区专题报道,编印园区宣传画册和招商服务手册,摄制宣传片3部,人民网、安徽日报、省电视台、安徽工商报等新闻媒体纷纷来园区采访并进行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