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安徽今年GDP目标增长8.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

据新安晚报报道,2017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财政收入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量子信息科技列入“一号工程”

报告原文:全面展开创新支撑体系建设,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工程。

解读:据了解,我省今年将创建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并启动建设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这也将是我省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而我省的创新还不止于此——今年还将规划建设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并建设安徽创新馆,该馆将打造面向全球的创新成果路演中心。

创新平台是孵化器,我省今年还将建设一批创新平台,比如北航合肥科学城、科大先研院二期等;另外,我省将创建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研发机构,并培育小微企业创业基地30个。

科技创新最需要金融支持。为此,我省今年将发展一批支持创新的金融服务产品,比如科技银行、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科技融资租赁公司等,并争取投贷联动试点,推行“产业+基金”的模式,发展面向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天使投资。

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明年下线

报告原文:实施先进制造业发展“一号工程”,推动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合作项目落地。支持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培育一批绿色产品、工厂、园区和供应链。

解读:了解到,目前江淮已经与大众“联手”,主攻新能源汽车领域。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项目已经进入品牌、产品规划和项目报批阶段。新产品将以江淮乘用车为基础,发挥江淮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优势。按照初步计划,首批5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于2018年一季度下线。

此外,智能制造业将是我省先进制造业发展方向之一,将开展“机器换人十百千行动”,在机械、汽车、电子电气等10大领域选择300家以上重点企业,推广工业机器人3000台以上,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100个。建设中德(合肥)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中德(芜湖)智能制造生态产业园。实施精品制造工程,推出省级新产品500个、精品100个以上,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户。

我省还将构建以绿色工厂为主体的绿色制造体系。到2020年,力争培育一批绿色示范工厂和绿色示范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省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

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33.2万套

报告原文:落实进城落户农民住房保障政策,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和公租房货币化保障。

解读:在棚户区改造方面,货币化安置方式已经在我省推开。2016年,全省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不低于50%。在售商品住房去化周期超过2年的市县,原则上不安排新建安置住房,引导城市规划区内城中村改造居民选择货币化安置。

“棚改安置不仅可以缩短安置周期、提高群众满意度、减少政府安置过渡及后期管理支出,而且有利于增加商品房销售、减少库存,是当前消化存量、稳定房地产市场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省住建厅厅长侯淅珉表示,我省货币化安置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预计“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

在保障房建设方面,今年我省将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33.2万套,基本建成19.8万套,完成1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今年将建成芜湖长江公路二桥

报告原文:开工建设芜黄等高速公路,建成芜湖长江公路二桥,新增高速公路130公里。

解读:从省交通部门了解到,今年我省将加快省际间、城市间道路互联互通建设,新增高速公路130公里、一级公路300公里,新改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3000公里,建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1万公里。

今年将建成芜湖长江公路二桥、狸桥至宣城、北沿江高速巢湖至无为段、合肥绕城高速陇西至路口段改扩建等。开工或力争开工岳武高速东延段、芜湖至黄山高速、德上高速合肥至枞阳段和池州至祁门段、黄山至千岛湖高速等。还将积极推进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滁州至淮南、蚌埠至五河高速等建设,加快合肥至阜阳高速公路霍邱段、徐州-淮北-阜阳、合肥-定远-明光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

新增铁路里程将达到123公里

报告原文:建成庐铜铁路、淮北-萧县北客车联络线,新增铁路123公里。开工建设安九高铁。

解读:今年一批铁路项目将开工建设或建成通车,我省新增铁路里程将达到123公里。从省发改委基础处获悉,庐铜铁路、淮北至萧县北联络线今年将建成通车,还将完成青阜铁路和符夹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合肥-芜湖铁路电气化改造等。

安庆至九江客运专线将全面开工,加快并力争开工池黄、昌景黄、六安景高铁、合六、淮宿蚌阜亳、合巢马城际铁路。此外,合青高铁、合肥至南京高速铁路等也将在今年推进前期工作。

同时,继续推进商合杭、合安、杭黄、郑阜高铁、马鞍山郑蒲港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建设。其中,商合杭客运专线全长630.9公里,目前施工进展顺利,预计今年进入站前工程施工阶段;合安九高铁合肥到安庆铁路已全线开工,安庆至九江段今年将开工建设;杭州到黄山铁路今年将完成线下工程,进入站房和四电工程施工;郑州至周口至阜阳铁路今年也将进入线下工程施工。

芜湖宣城民用机场开工建设

报告原文:开工建设芜宣机场,推进蚌埠、亳州机场前期工作。

解读:从省发改委基础处获悉,今年芜宣机场、砀山机场和阜阳机场改扩建将开工建设。芜宣民用机场为新建支线机场,前期建设4C级机场,跑道长度2800米,后期建设4D级机场,项目预可研已获得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砀山机场一期将按照一类小型通用机场标准建设,满足直升机、小型固定翼飞机和通勤飞机起降要求。

蚌埠、亳州、宿州民航机场等项目将继续推进前期工作。其中,蚌埠机场选址已上报中国民航局,今年完成选址;宿州机场正在申报选址,并提前启动预可研编制,今年争取完成立项;亳州机场已完成预可研初稿,今年将编制项目建议书。

引江济淮工程今年全面开工

报告原文:加快淮河干流和重要支流航道建设,加强港口建设统一规划和管理,全面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建设。

解读:从省发改委获悉,今年将建成颍上复线船闸、水阳江宣州港综合码头等。开工建设淮河干流航道蚌埠闸至红山头段整治工程,涡河航道大寺闸至入淮口段整治工程、沙颍河阜阳复线船闸、合肥港中派港区一期工程等。

今年,引江济淮工程将全面开工,完成投资100亿元。推动以长江干流整治、进一步治淮、水库水源工程等为重点的防洪、除涝、抗旱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完成灾后水利工程水毁修复,加快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基本完成114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开工建设8座重点易涝区排涝泵站,续建环巢湖防洪治理等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排水防涝三年行动。

坚决控房价、防泡沫防风险

报告原文:加快去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住房市场监管和整顿,坚决控房价、防泡沫,防风险,引导房地产回归居住功能。

解读:了解到,今年我省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分类调控,因城施策,加快研究建立符合省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商品住房去库存,采取有效办法消化商业房地产库存。严控非住宅用地供应,鼓励企业通过将库存工商业地改造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方式消化库存。

坚持把去库存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有序引导农业转移人口等新市民住房消费,推进农民退宅进城购房试点,大力实施惠农安居贷款,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落实进城落户农民住房保障政策,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和公租房货币化保障。

今年,我省还将加强住房市场监管和整顿,加强房价走势预判和市场动态监测,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坚决控房价、防泡沫、防风险,防止房价出现大起大落,引导房地产回归居住功能。

提高医保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

报告原文: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家庭医生服务,促进分级诊疗,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公立医院薪酬绩效考核,提高医保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和分类采购。实施中医药名医、名科、名院、名药工程。

解读:根据计划,我省今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到30%,重点人群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其中,城乡有偿签约率争取分别达到5%、10%。此外,今年我省县域医共体将扩大至66个县市区,覆盖90%以上,覆盖参合人口4914万,加快提升中心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力争当年全省三分之一的中心卫生院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

我省是中医药资源大省,今年将启动中医馆连锁品牌和互联网中医院建设项目,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改革。今年我省计划实施中医药“四名”工程,创建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评选表彰安徽省名中医,计划建设200个基层中医馆。

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报告原文: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构建多层次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

解读: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去年,我省出台相关实施意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十三五”期间,将建立6个省级医养结合综合示范区、20个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园区)、100个医养结合示范项目、300个社区医养结合示范中心。

另外,我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对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简化审批程序,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限制,并在各级预算内投资补助上,享受与公办医养结合机构同等政策。支持部分闲置床位较多的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型为老年人护理院。

到2020年,所有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力争达到80%以上,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推进高中课程考试改革

报告原文:大力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继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建设。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普通高中课程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解读:我省将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2% 。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继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启动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提升工程,力争完成全省县城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认定。

加快省文化馆省科技馆建设

报告原文:加强文化惠民,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推进县域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加快省文化馆、省科技馆建设,培育一批文化小镇、街区。

解读:文化强省是我省繁荣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为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我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此外,省文化馆、省科技馆等一批重点项目将要建成,未来百姓的文化生活不仅更加丰富,质量也将提高。

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今年我省将完成可移动文物普查,举办第三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同时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精品工程、文学原创和舞台艺术创作工程,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

鼓励民企参与国企改革

报告原文: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放宽放活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进民间资本。

解读:我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民间投资企稳回升,在生态环保、市政、交通、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再推出一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

注重保护企业家精神,稳定企业家信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保护。此外,今年我省还将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扩大小额票据贴现规模和直供电交易覆盖范围。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削减中介评估项目和费用,进一步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建设超百公里地下管廊

报告原文:加强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和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建设,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00公里以上。

解读:2015年,滁州地下管线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并试运行;2016年,六安市被列为地下管线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城市……今年,我省将加强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和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建设,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00公里以上。

为提升城市排水防涝的能力,我省还启动了城市排水防涝三年行动,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到2019年汛前基本消除城市内涝隐患。同时,加强地下地理信息系统、停车设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规划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应急防灾减灾能力。

除了城市地下空间得到合理利用,城市设计和特色塑造也将进行强化。对此,我省计划开展永久性城市绿带试点,有序推进老城区更新改造和功能恢复。

PM2.5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报告原文:深入开展工业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专项整治和燃煤锅炉改造,推进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建设和运行,PM2.5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解读:2016年,全省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为76.9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全省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趋势。今年,安徽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确保PM10、PM2.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等指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其中,实现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4%。

从安徽省环保厅了解到,2017年底,全省黄标车全部淘汰,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推广洁净煤技术,同时利用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

报告原文: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

解读:近日,我省发布《安徽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到2020年,全省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同时启动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并加大重金属污染治理力度。

在推进土壤污染治理过程中,我省将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今年年底前,在耕地、林草地和污染企业(含工业园区)及周边、果蔬菜种植基地、大型交通干线两侧等区域,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开展土壤监测工作。

2020年底前,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市、区)全覆盖。

办好第十届中博会

报告原文:办好第十届中博会,创新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模式,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展会平台。

解读:安徽持续加强招商引资和对外投资,今年,我省将办好第十届中博会,创新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模式,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展会平台。

此外,还将引进中高端产业和知名跨国公司,加强与央企、全国知名民企合作,推进中德、中新苏滁等合作产业园建设。积极扩大对外投资,完善“走出去”政策和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积极发展境外经贸合作区。

严格依法履行职责

报告原文: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

解读:2014年,安徽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委法律顾问制度,来自法学教学、法学研究、法律实务等专业领域的五位专家,出任安徽省委法律顾问。

未来,我省将继续强化法治思维,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今年要在县级以上党政机关普遍设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同时完善政府立法机制,推进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机制全覆盖。

在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方面,健全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动态调整机制,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执法。

“三公”经费只减不增

报告原文:大力倡简治奢,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到“三公”经费只减不增。

解读:在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中,我省廉政建设常抓不懈,持续提升从严管党治党水平。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纠正“四风”,严查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今年,我省还将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严防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氛围。

完成脱贫90万人以上

报告原文:着力强化机制保障,高标准推进脱贫年度任务。完成脱贫90万人以上、贫困村出列1000个以上,力争2个县脱贫摘帽。

解读:以大别山区和皖北地区为主战场,加快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完成90万人以上脱贫、1000个以上贫困村出列、力争2个贫困县摘帽任务。建设333个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建成户用、村级光伏电站5万户和1000个。实施3万以上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完善稳定脱贫政策措施,建立返贫预警制度,有效防范返贫。健全督查巡查和暗访制度,推动第三方监测评估全覆盖。

支持设立通关监管中心

报告原文:促进对外贸易回稳向好。支持条件成熟的外贸大县(市)设立通关监管中心。

解读:在我省天长市,有从事外贸生产的企业逾千家,有进出口自营权的企业700余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13年列全省县市级第一。2016年1月15日,滁州海关天长通关监管中心获合肥海关批准设立,这也是我省首家设立于县级市的海关工作机构。

该中心的设立,可以为当地及周边地区进出口企业提供企业注册、减免税、加工贸易、通关征税等所有在滁州海关能办理的业务,实现“一个窗口、一种标准、一次办结、一地办清”,也将促进当地开放型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了解到,为了促进外贸回稳向好,我省将发挥出口信保、进口补贴等政策杠杆作用,缓解中小进出口企业融资难问题。实施“优进优出”战略,扩大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商品出口,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等产品进口。壮大外贸主体培育,建立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000家。

拓展特殊监管区的功能

报告原文:加快电子口岸公共平台建设,拓展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

解读:我省将积极争创自由贸易试验区。依托皖江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以综合保税区为主体,以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为目标,积极推进自贸区创建。

加快电子口岸公共平台建设,拓展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并筹建六安海关。复制一批自贸区改革试点新经验,推进负面清单以外领域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等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