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力夺好收成 农业灾后生产恢复“绿意盎然”

入汛以来的强降雨,给我省部分地区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洪水渐退,受灾地区广大干部群众不等不靠,全力以赴,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水毁家园。本报派出多路,深入受灾地区一线,报道各地灾后重建的进展和成效。今起推出系列报道。

“你看这些苗已经有四五片叶,终于能松口气了。 ”

 ——抢农时,全省完成补改种面积214.6万亩,占绝收面积36.6%

“立秋有雨样样收。 ”这几天,我省淮河以南多雨水,有利灾后农业恢复生产。

8月9日,来到怀宁县三桥镇王庄村。沿着弯弯曲曲的田埂,走进种粮大户陈胡生的稻田。蓝天白云,稻秧青青,田地深处有人群在忙碌。“正在除草、打药,最近病虫害比较厉害,要抓紧防治。 ”陈胡生说。

50多岁的陈胡生,黝黑精瘦,从2003年开始承包土地搞规模种植,“这么大洪水头次遇到。”陈胡生说,900多亩杂交稻基本绝收。现在一部分播种了晚粳稻;一部分人工插秧,种的糯稻。看到,眼前的粳稻苗刚有半尺深,刚开始分蘖,田间杂草不少。三桥镇农业站农技负责人朱能利告诉,这块田退水比较早,在7月12日就指导陈胡生撒播粳稻,目前来看抓住了农时,长势很好,后期管理跟上亩产千斤问题不大。

退水晚些的地块,只能插种糯稻或者“早返晚”。跟陈胡生步行几分钟,来到一片低洼田块。由于这里退水晚,移栽插种糯稻。秧苗不足,田里显得有些稀疏。“像这样的产量肯定受影响,亩产力争达到600斤。 ”朱能利说。

受洪水影响,怀宁农作物成灾近30万亩,其中绝收20万亩。“对绝收地块来说,最重要的是抢抓农时,补种减少损失。 ”怀宁县农委副主任汪向阳说,怀宁县成立20个技术指导组,出动农技人员2800多人次,到田头指导农民灾后生产。目前全县补改种95269亩,占绝收面积近一半。

横跨湖滨村、双塘村等多个村庄的白洋圩,是三桥镇优质稻基地。朱能利向展示的一张照片显示,水位最高时公路边界柱淹了一半,白洋圩一片汪洋。 8月9日下午,站在同一个位置望去,已是葱绿一片。

“立秋前,三片叶”。说的是立秋前玉米苗能长出3片叶就有收成。 “你看这些苗已经有四五片叶,终于能松口气了。”8月9日,霍山县下符桥镇沈家畈村,康泰黄牛养殖家庭农场的赵克明一边数着地里的玉米苗叶子,一边对说。

自2013年起,赵克明就流转了这里240多亩地种植玉米,给黄牛做饲料。一个多月前,这片玉米地被洪水冲毁。 “当时这里一片汪洋,洪水有一人多深,地里的玉米全部绝收。 ”赵克明说。7月5日,洪水刚刚退去,下符桥镇的农技人员就找上门来,指导赵克明翻耕整地,清除淤泥,并给他提供了免费的玉米种子用以补种。前前后后忙了10天,才算补种完毕。

在全省,洪涝灾害共导致淮河以南10市农业受灾1593.2万亩,绝收589万亩。为此,我省出台科学改补种方案,要求以“抓农时”为中心,加快灾后农业生产恢复。省农委下拨省级和国家级备荒救灾种子120.2万公斤、捐赠种子27.5万公斤、协调调运种子506.58万公斤。截至8月7日,全省已完成补改种面积214.6万亩,占绝收面积的36.6%。

“措施及时得当,预计减产幅度控制在一成以内。 ”

——加强受灾作物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力争少减产

在三桥镇金闸大畈,福宁公司经营的数千亩优质稻米基地,洪水中全部被淹。8月9日下午,看到,田间道路沟渠已清理维修完毕,一尺多深的稻秧碧绿挺拔,密密麻麻一棵紧挨着一棵,一派生机盎然,看不出受灾痕迹。 “现在分蘖快结束了,再过半个多月就该扬花了。 ”公司负责人程方顺告诉,这里的3800多亩水稻在水里泡了3天,退水后镇里的农技人员第一时间来指导,加快排水,喷药防病虫害,喷叶面肥促苗情转化等。 “措施及时得当,预计减产幅度控制在一成以内。 ”

一边的水稻有70公分高,已进入孕穗期;一边的水稻只有25公分高,仍在苗期。这是在霍山县下符桥镇圣人山村看到的景象。 “高一些的水稻,是受灾未绝收的;矮一些的水稻,是1个月前刚刚补种的。 ”见到种粮大户周新民时,他肩上搭着一条毛巾,刚刚施肥结束。 “因为地势低洼,我流转的1100亩土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洪灾的影响。”周新民说。7月8日洪水退去后,他就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未绝收的稻田,最要紧的是做好田间管理。目前,田里已经打了两遍农药,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等病虫害。另外,洪水过后,水稻根系吸收养分能力减弱,我又给施了一遍叶面肥,促进根系吸收养分。 ”周新民说。

“洪水来了,冲毁了田埂,还将一些泥沙和垃圾带到田里,这些都需要清理。 ”周新民的儿子在一旁抢着说,农场里10多个员工连续干了10来天,基本完成了田埂的修复工作,稻田里的垃圾也清除得差不多了。

省农委专家指出,对水淹时间不长的农田,退水后及时科学管理,能够降低因灾损失,少减产甚至不减产。为此,灾后省农委先后下派3个农业防汛救灾指导组和10个农业专家技术指导组分赴受灾较重的10个市,开展农业救灾技术指导。省农委和10个重灾市农业部门成立了“千支农业技术指导组”,其中省级指导组10个,市级指导组58个,县、区级指导组933个,参与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农技指导人员多达3100余人。

截至8月7日,全省清淤扶棵面积393万亩,灾后病虫害防治面积1024万亩。

“当前田管要跟上,为后期提升穗粒数、提高产量打下基础。 ”

 ——加强技术服务,适时调整生产恢复方案,提早安排好秋冬种

因为改补种,陈胡生每亩水稻多出了200多元成本,主要是重新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和人工费用。 “现在田管要做好,尽量产量高一些弥补损失。 ”陈胡生说。

朱能利告诉,如果不是受灾,眼下水稻都已进入孕穗期,只要打最后一遍药就等着收获了,现在改种的水稻却大部分刚刚分蘖。由于生育期推后,温度影响,杂草、病虫害都多,“当前田管要跟上,为后期提升穗粒数,提高产量打下基础。 ”

在福宁公司基地,看到田头竖立着太阳能的杀虫灯,走近一看落着密密麻麻的虫子。“基地使用了很多种绿色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 ”程方顺说,减产情况下期望通过提高稻米品质,把价格卖高一些就能维持甚至提高效益。

当前要防范下阶段可能出现的农业灾害。 8月及9月是我省高温热害、干旱、台风等灾害多发期,不确定因素较多,要密切关注灾情做好防御。 “加强植物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及时发布信息,指导农民科学防控,争取以丰补歉。 ”汪向阳说。

受退水时间等因素影响,目前尚有许多绝收田需要补种。对此,省农委要求各地适时调整生产自救方案。立秋已过,要根据退排水进度、受灾程度、茬口类型和农时季节,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及时调整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方案,精准施策。要扩大适应性强、生育期短、耐贮藏的作物种植。对短期内不能退排水的地区,提早安排好秋冬种。

省农委负责人强调,灾后夺取好收成,必须继续做好灾后生产恢复技术指导,为此全省“千支农业技术指导组”将坚守岗位,督导各地抓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