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芜湖经开区全面实现芜湖经济产业升级

  “我们的无色差ITO玻璃一直供不应求,今年还将拓展CTP触摸屏和TFT玻璃减薄业务,争取把企业研发中心升格为国家级。”3月28日刚刚发布年报的长信科技,一直把不懈创新视为竞争力之源。在国家级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快从“制造”向“智造”的升级转变。

  “经过20年的产业积累,经开区已从规模式增长进入内涵式增长阶段。我们不再只盯着项目规模,而是瞄准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产业前景好的优质项目。”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陆雷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创新体系建设,一方面加快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找到它们与新兴产业的融合点,使其衍生成为新优势产业;一方面聚焦发展光伏光电、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的方向,就是在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逐步把经开区建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高端产业集聚区。”

  转型效应从单个企业向整条产业链延伸。在长信科技的生产线上,一块块切割磨边后的玻璃基板,被机器人稳稳地送上生产线,经过清洗、镀膜等一系列工艺后,升值为每块“身价”300元的触控玻璃。这些玻璃经过下游厂家的模组制造,最终进入终端厂家,应用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设备上。东旭集团、信义玻璃、长信科技……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已形成一条初具规模的移动终端触控屏产业链,合力竞逐这一极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

  迈向产业“高端”的创新之路,常常呈现“因企制宜”的多元化特征。去年成功晋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鑫科新材料公司,瞄准行业尖端技术和领先工艺,解决了锌白铜带材高温变色、板形不良等多个国际性难题。“科技创新不是盲目颠覆,而是根据企业实际选择不同路径,或优化产品结构,或改进工艺降低成本。我们当前的方向是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占比。例如正在实施的4万吨高精度铜带项目,就是瞄准替代进口的目标。”鑫科技术发展部部长邢维松如是说。

  2012年,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再次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十个创新型园区之一,专利申请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量在全省均排名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093亿,占规模以上工业81.7%,同比增长13.9%。引导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使经开区逐渐成为创新要素活跃的热土,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在省经济研究院发布的《安徽省开发区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2012年)》排名中,经开区在全省15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中位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