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扩大经贸合作 开拓国际市场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商务部门充分发挥“后金砖”效应,着力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金砖国家经贸合作规模,助力开展多层级经贸合作,整合发展优势,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贸往来热络  贸易互动平稳向好 

  历史上,“茶叶”曾是厦门出口金砖国家的重要商品;今天,“石材”是连接厦门和金砖国家的又一大宗商品。厦门是中国最大的石材进口口岸,厦门及其周边地区更是全球最大的石材集散市场。海关统计数字显示,去年厦门口岸进口的花岗岩石材有四分之三以上来自金砖国家。

  连接厦门与金砖国家的,不仅仅有石材,还有颜值经济。作为一家成长在厦门的公司,美图的图片处理软件“美图秀秀”目前已拥有超5亿海外用户,其中“爱美”的巴西人占有相当的比例。

  万里石和美图的发展是厦门企业开拓金砖市场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厦门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深化外贸、外资、外经“三外联动”机制,支持与金砖国家经贸往来,分别在俄罗斯、印度和南非设立海外投资贸易服务联络点,与金砖国家贸易额不断增长,努力促进外贸经济持续平稳向好。

  去年以来,我市商务部门继续巩固东盟传统贸易市场,加快建设重点商品出口基地,扩大双向贸易规模;推动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海港、空港运输联接,加强海关、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方面合作;放大中欧(厦门)班列辐射牵引作用,拓展跨越海峡、对接东盟、横贯欧亚的国际物流新通道。

  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厦门市对金砖国家进出口281.4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3.1%,占同期厦门市外贸总值的8.3%。其中,出口109.5亿元,增长21.3%;进口171.9亿元,增长8.5%。

  深耕投资机遇   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今年5月,《厦门海丝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出台,助力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作为全国首只地方政府主导的海丝投资基金,围绕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砖国家、对台的投资项目。

  同样,《厦门海外投资贸易服务联络点操作办法》出台,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运作,服务开拓市场、服务招商引资、服务“走出去”,其中对“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和金砖国家的联络点给予每年40万元服务费用。

  一系列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为我市企业与金砖国家交流合作打下坚实后盾。姚明织带赴印度安得拉邦建立加工工厂,成为福建出境加工业务的首个“吃螃蟹者”,并正在为厦门企业走进印度市场打造平台;万里石布局南非市场,成为中国石材企业走出国门创办的第一家加工工厂,并在今年进一步拓展非洲市场。在厦门会晤契机下,区域间合作更加深入和广阔,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厦门与金砖国家之间的共商共建中发挥积极作用。

  实际上,俄罗斯、南非、印度、巴西四个金砖国家早已结缘厦门,近年来积极组团参与投洽会。2011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首次集体亮相第15届投洽会。2013年,南非作为投洽会“主宾国”,参展面积达到了800平方米。2017年,厦洽会紧抓厦门会晤契机,为全球投资结合金砖国家深化合作开创新机遇,举办“金砖国家商品展”、“金砖国家电子商务”专题论坛、金砖国家项目对接等活动。

  “去年以来,市商务局深耕‘金砖’机遇,结合我市产业需求,重点支持我市企业开展资源开发合作型、技术和品牌合作型、贸易带动型境外绿地投资或并购项目,引导社会资本、专业投资机构与我市产业龙头强强联合,拓宽我市企业‘走出去’的融资渠道。”市商务局介绍,截止到2018年7月,金砖国家在厦投资项目60个,合同外资428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6万美元。

  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唯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如今的厦门,正闯关夺隘,阔步前行。

  【数字】

  281.4亿元

  1至7月对金砖国家进出口额

  今年1至7月厦门市对金砖国家进出口281.4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3.1%,占同期厦门市外贸总值的8.3%。其中,出口109.5亿元,增长21.3%;进口171.9亿元,增长8.5%。

  4286万美元

  截止到2018年7月合同外资额

  截至2018年7月,金砖国家在厦投资项目60个,合同外资428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6万美元。厦门市年均支持4000余个项目拓展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