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绿色同安 赶超发展

厦门北部,生机勃发。过去的一年,同安区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赶超发展姿态,这里的党员干部群众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富美同安赶超发展”战略,推动全区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民生社会协调发展,书写了新时代下赶超发展的动人诗篇。在城市建设方面,不断深入推进老城改造提升工程;在生态建设方面,大力推进慢行系统和生态水系建设;在经济发展方面,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呈现强劲发展的趋势、态势和气势。

  扮靓城市老城改造加速推进

  上个月底,连接同安东桥头和南门桥头的铺前路完成了道路“白改黑”改造,无论是通行条件还是道路形象都实现了一次大提升。虽然这仅是一条双向双车道、500余米长的支路,但其背后是同安区不断深入推进的老城改造提升工程。

  7月中下旬,以铺前路的动工为标志,同安区启动了新一轮老城改造提升工程,将对10条道路进行城市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化综合整治提升,对8条道路进行城市街区立面综合整治提升。不仅将进行道路“白改黑”、绿化提升、立面改造等,还将尽可能规整管线、拆除违建,并建设一批有文化味的街心小公园。同安区建设局工作人员说,这是同安区近年来力度最大、最彻底的城市综合整治行动之一。

  近年来,同安区不断推进老城改造工作,展开了一系列道路改造、绿化提升和立面改造行动,同时,改造提升同莲路、同南路、同安大道等外向交通,让城市在变得越来越美丽的同时,也越来越宜居。

  今年以来,同安区进一步加大了城市改造提升力度,把中山路、城西路、三秀路等同安老城最繁忙、最有文化味的街区列入改造范围,对老城区进行“深度美容”。明年春节前,市民将看到一个新的同安老城。

  生态建设开启居民休闲新生活

  花树成荫,清波渺渺,移步换景,景色宜人。今年5月,经过绿化养护和降雨带来的水位上涨,同安东西溪流域东溪带状湿地公园的高颜值景观首次连片完整呈现,东溪蜿蜒环抱下的同安影视城、梵天寺、梅山寺等景点和公园花草摇曳、绿树成荫,河畅、水清、岸绿的美景已然显现,惊艳了市民。

  这样的美景,源自于同安区慢行系统和生态水系的建设。同安区着力建设慢行系统,沿东西溪城区段沿岸的一二期工程全长6.5公里,投用后成为辖区居民最喜爱的休闲去处,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晚上,这里都人流如织。

  在此基础上,同安区又进一步推动15.7公里的同安慢行系统三期项目和东溪生态水系项目建设,把同安古城、梵天寺、梅山寺、双溪公园、东溪公园、梅山公园、禹洲湿地公园等“一城、两寺、四公园”串联起来。

  但更让人惊艳的是,项目以水为轴、连点成线、画线成片,把东溪中下游的禹洲湿地、五显湿地、梵梅湿地、古城湿地等四大湿地联结起来,形成了同安最大的带状湿地公园,总面积约43万平方米。

  如今的同安,许多市民的家门口就是湿地公园。

  发展经济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

  这两年,同安的发展令人印象深刻,不断提升的颜值是一方面,高速增长的经济表现则是另一方面。

  在连续两年保持高速发展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同安区紧紧围绕“富美同安赶超发展”主战略,客观直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抢抓环东海域新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机遇,以“三转三加强”为主要抓手,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环境创优、民生改善四个重点,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经济社会呈现强劲发展的趋势、态势和气势。

  今年上半年,同安区12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中,6项排名全市第一、2项排名全市第二。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达8.9%,财政总收入和区级财政收入的增速更是分别达到38.5%和30.7%,实现质量效益的双提升。

  接下来,同安区正结合我市千亿产业链群培育工程的实施,推进乡村振兴,做强传统制造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发展动能,全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

  工业增加值101.23亿元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拉动同安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上半年,同安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1.23亿元,比增10.8%,增幅居全市各区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增16.1%,增幅居全市各区第一。

  房屋征收

  81.7万平方米

  今年上半年,同安区累计完成土地征收4244.5亩、房屋征收81.7万平方米,分别排名全市第二、第一;其中,22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土地征收3689亩、房屋征收15万多平方米,分列全市第二、第三。

  【关注】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上个月中旬,同安区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工作推进会,汀溪镇顶村村和莲花镇军营村、白交祠村等25个村(居)将在同安乡村振兴的大格局中担起试点带动、示范引领的重任。

  同安区是全市农村面积最大、农业占比最重、乡村人口最多的区,同安区领导指出,乡村振兴攻坚战,是摆在同安区党员干部面前的头号重点工作之一,是最大的政治任务,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农业农村工作点多面广,如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安区提出,要按照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原则,实施试点带动。为此,同安区着手梳理和明确市、区、镇三级试点村的名单、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选定了25个试点村,力争在项目带动、人居环境、民生补短板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可以复制推广的典型示范,再引领带动全区乡村振兴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据悉,今年以来,同安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全区新时代“三农”工作,为进一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截至8月中旬已开工99个乡村振兴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20亿元。

  生态建设结合脱贫致富

  在同安的乡村振兴进程中,莲花镇军营村和白交祠村被列为市级示范村,被赋予了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经验的历史使命。

  这样的重任,落到全市最偏远的山村,显然与这两个村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作为习近平同志多次关心过的边远山村,在过去的32年里,军营村白交祠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访贫问苦留下的思想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各级各部门的帮扶下,走出一条生态建设与脱贫致富有机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如今已是穷乡变富壤,山村变花园。

  军营村党支部书记高泉阳说,军营村正在大力推进民宿合作社的规范化运营,谋划建设游客服务中心、集体民宿等项目,吸引更多村民参与到乡村旅游中,进一步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工作期间,到军营村访贫问苦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也是指导我们乡村振兴实践的最有力武器。”高泉阳说,他们将不忘初心牢记嘱托,肩负使命奋力前行,把新思想深耕在乡村繁荣“百姓富、生态美”的沃土上。

  【亮点】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

  护住发展绿色底色

  民有所盼,必有所应。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中,同安区的一个基本态度。为了护住发展的绿色底色,同安区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发挥生态文明建设指挥棒作用,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狠抓效能督查,率先全省出台实施《同安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和《同安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等机制,对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推动绿色发展的良好态势予以制度上的保障,减少、解除各级各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后顾之忧。

  各级各部门对生态环境愈加重视,有力推动了一系列难度很大、但事关生态环境的工作。在去年全面完成生猪退养、砂场整治之后,无序的牛蛙养殖已经成为同安溪流最大的污染源,今年,同安区迅速掀起了畜禽与牛蛙退养工作的高潮,进一步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另一项向高污染行业说不的行动,是今年3月启动的小石材加工综合整治工作。用了4个月的时间,同安区完成了该区201家小石材加工厂的整治清退工作。

  在上半年黑臭水体整治专项督查中,该区芸溪和埭头溪群众测评满意度达99.3%和98.19%,圆满顺利通过专项督查。这得益于近年来同安区持续推进的流域整治,但同安区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意识到流域综合整治任重而道远。

  接下来,同安还将坚决打好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不断探索产业与生态和谐发展新模式,努力把同安的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